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首页关于我们研究领域研究团队专家观点研究成果新闻动态数政时代联系我们
首页 >> 专家观点 >> 廖明: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并购

廖明: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并购

2010-08-27 10:02:47

 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并购


廖   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走了近30年。这些年来可以说是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发展。30年来我们的经济取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

   与此同时,今天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在新的条件下我们的改革应如何深入、我们的开放应该有什么变化,才能使我们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起来了,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全世界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B to B, B to C 的做生意,世界经济突破了国家地缘的范畴,逐步形成全球化的趋势。苏东事变之后,原来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存在了,冷战结束了,政治对立变成了政治对话、经济合作。这种变化扫除了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形成。当我们还在讨论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究竟是利还是弊的时候,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发展,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以至于生存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极大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形成,从而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要对全球化有一个正确深入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落实去利避害的具体措施,利用全球化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在科技和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时,生产要素要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国家和地区壁垒要不断削减,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变成了区域交流合作,形成了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等等,进而向全球化发展,于是形成了全球化的格局。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先进的历史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阶段,在生产效率、商品贸易、资本输出成倍增长的同时,国外直接投资、国际兼并、服务贸易、科技转让、信息传播、人员交流都迅猛发展。过去是生产的上下游之间的国家双边或多边垂直合作,现在逐渐发展到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形成发达的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间的边界受到削弱,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纽带或渠道越来越多。这种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跨国际的全球化公司、全球化银行等非国家经济主体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主体形式。

   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一批跨国公司开始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他们从过去的多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迅速进入和占领正在形成的全球市场。为了整合价格最低的资源,他们或者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设置采购中心、制造组装中心、研究开发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营销服务中心完善全球产业链;或者把上述若干环节外包,充分利用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资源;或者在全球范围内融集企业发展的资金;或者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并购其他企业,吸纳整合全球最优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这些全球公司在迅速成长,从壳牌石油、沃尔沃汽车、可口可乐到鸿海科技,他们借助全球化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鸿海是全球电子行业著名国际集团。目前集团总部在日本,CEO郭台铭是台湾人,COO在美国,CFO在日本,14为高层主管来自5个国家。鸿海集团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是一地设计、三地制造、全球交货。集团所属企业分别在台湾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集团全球总市值超过新台币2.3兆元。

   鸿海集团利用资本杠杆进行并购扩张。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鸿海集团陆续展开了收购,例如它出资7400万美元收购了总部设在芬兰拉蒂的塑料铸模公司EIMO集团,该公司能够为移动电话制造商提供精密部件,这次并购不仅使鸿海集团获得了其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的注塑设施,并且获得了它的关键客户,其中最主要的客户就是诺基亚。两个月以后,鸿海集团又出资1800万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位于墨西哥的代工厂,根据合同协议,原地接收了摩托罗拉的组装订单。以后鸿海集团又收购奇美通讯的股份。使其手机研发能力大大加强。从他在深圳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区设立制造总部后,先后在我国大陆建立16个工业园区,在大陆总累计出口额已达300多亿美元。近期,鸿海集团不断加速大陆投资布局,郭台铭亲自前往上海督阵,表示将在上海建“世界总部”,显示鸿海集团将大陆作为全球布局“神经中枢”态势相当明显。一个全球化的鸿海集团正在飞速前进。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载体的全球公司大发展,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将如何应对?只有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开放力度,才能使我们赶上世界前进的步伐。

   首先,我们要立足本国,做大做强我们的企业,培养具有向世界挑战的一批“主力舰”。我们的改革已经搞了近30年了。一批民营企业绝地而起,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和那些国际化大集团比起来,我们还不够强大。我们的一些国有大型支柱企业,虽然规模够大了,但是常常是靠着垄断经营吃饭,在治理结构和经营体制上都有致命缺欠,往往是国家一股独大,或者是内部人控制,不具备和全球公司竞争的能力。我们今后的目标就是要打破垄断、加速企业内部的改革、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把我们的国企、民企放到市场经济的波涛中经受考验,在竞争中做大做强,成为真正能冲锋陷阵的“主力舰”。

   其次,我们要加大开放的力度。七、八十年代,我们的开放重点是引进外资、加工贸易。这是开放的初级阶段。今后我们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在更高层次上“请进来,走出去”,把我们的国门开得更大,加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当前,全球资本过剩,金融资本正在全球寻觅增值的最优地区。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区域,自然会引发国际投资人的浓厚兴趣。美国凯雷高价收购徐工,法国SEB(赛博)收购苏泊尔,高盛投资组合并购双汇,壳牌收购统一润滑油,英博收购雪津,米塔尔收购华凌,德国舍弗勒竞购洛阳轴承、国美收购大中等,国际并购一浪高过一浪。

   不少人关注全球公司带来的对“民族工业”的负面影响,认为全球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并购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政府官员在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高速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如何应对全球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方面还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手段。今后如何吸引高质量的全球公司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考验我们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注意国家经济安全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分清战略的、非战略的;支柱的、非支柱的;能产生垄断的和不会产生垄断的。徐工、苏泊尔不属于支柱、战略行业,国美并购大中也不能造成垄断。当前,一些人往往对外资的担心和对跨国公司的并购倾向于被动防御,倾向于防范外来经济冲击。但是在防范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把我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探讨如何扩大开放,如何在开放中更主动地与国际公司合作竞争,更充分地吸纳整合全球资源,从而使我们自己成为国际公司,使我们能过充分利用世界的各种资源呢?。一波波收购浪潮给中国公司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带来了管理、带来了市场、带来了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带来了对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对社会的责任感,把原来中国公司的价值,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苏泊尔的收购还没完成,股票一下就从十几元飙升到四十几元。市场是最好的评论人。大家看好法国SEB作为全球第一大小家电生产厂家和第二大炊具生产厂家的实力,看好SEB将给苏泊尔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和更为广泛的全球市场。购并后苏泊尔还保持自己的品牌,却借着SEB占领了全球更大的市场。

   被动防御和主动整合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两种不同的战略。如果我们把主要力量放在如何防范、限制全球公司方面,而不是主动出击,更好的利用全球资源,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发挥全球公司在购并中的积极作用方面,我们不仅不能防范全球公司带来的可能的消极影响,还会错失全球公司进入我国所带来的机遇。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们应当比过去站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加主动吸纳整合全球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努力促进全球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时把价值链的重要环节转移到中国,积极做好“请进来”的工作,比如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促进全球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进行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在融入全球经济中吸纳和整合全球资源。现在很多全球公司不仅把制造和销售中心放到国外,而且把研究开发、财务结算、企业宣传、业务管理等项工作都外包到其它成本更低的地方去做。我们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展了不少企业,培养了不少人才,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把更多的全球公司引进来。

   与此同时,我们要支持那些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有全球经营战略以及全球责任理念的龙头企业“走出去”,并购同产业的其他企业。我们在加入全球化时要注意风险,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吸取明基和TCL等公司的教训。当然我们也有大量的经验可学。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联想并购IBM笔记本电脑业务,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等,这是中国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经典案例。

   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公司。中国企业只有在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的全球范围合作竞争中才能成长为全球公司。只有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公司,我国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

   《中国并购快讯》2008.2.02(半月内刊 总第53期)

©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803099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