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首页关于我们研究领域研究团队专家观点研究成果新闻动态数政时代联系我们
首页 >> 专家观点 >> 冯楚军:中国改革全局观察

冯楚军:中国改革全局观察

2009-08-24 20:15:43 | 公意智库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三刊一网”(《中国改革》、《改革内参》、《中国改革年鉴》以及中国改革网)联合进行的2008年年度十大改革新闻和十大改革探索案例评选揭晓。在一个以改革为主流政治话语的时代,用“两个十大”来概括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领域发生的改革事件和改革创新探索,难度虽然很大,意义却非常明显,公众可以从这“两个十大”的评选结果中,观察到当前改革的特点和动向。
 
 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步履加快   
2007年的10大改革新闻和10大改革探索中,与行政和政治体制领域有关的是6条,而2008年是11条。具体分析,这些新闻和探索主要发生在3个方面:    一是行政体制改革领域。11条和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相关的新闻和探索中,6条发生在行政体制改革领域。    随着各部委的“三定”方案陆续出台,“大部制”改革宣告尘埃落定。鉴于历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这次改革,公众的看法是改革方案可以肯定,改革效果有待观察。毕竟,减少机构的数量容易,真正转换职能和提高效率难,关键在于放权不谋利,企业的事情交由企业去办,社会的事情也尽量交由社会去办,另外是要强化执政为民的政治导向和建立投入产出公众评议的绩效评估体系。    “问责风暴”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可以说贯穿了2008年全年始终,大批官员不是因为个人腐败而是因为环境事件、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而下台,可以说是2008年公共领域的重大特点。在行政体制尚不健全,部分官员依然懈怠,公众不满持续提高的情况下,“问责风暴”确实能起到解决问题、缓和民怨、改善官场风气的作用,行政问责制度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确实应该借势走向规范化、常态化,但是小事小官负责,大事大官负责,更大的事情谁来负责呢?可见,更为重要的是推进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进行。    湖南出台行政程序规定要求官员按程序作官办事,是2008年的一个很重要很难得的改革探索。因为与不少行政部门借改革名义部门立法设租自肥不同,这项由湖南省行政部门推动的改革,其作用是限制行政官员只能作“规定动作”,不能做“自选动作”,而且广而告之,公众可以根据这个规定来告你不合规定。所以目前湖南官场大大小小20多万公务员,有的做了20多年官以后,第一次开始学习怎样当官。    新疆阿勒泰地区搞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改革探索,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也带来两个截然对立的民意调查数据:90%以上的官员反对财产公示,60%以上的公众支持财产公示。支持者说这是治官反腐的第一要务,反对者说这不合中国国情。支持和反对是态度问题,背后当然是利益问题,接下去,就涉及到官员的定义问题了。若是父母官,当然得“为尊者讳”,若是公仆,答案不言自明。缘于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新疆阿勒泰的改革探索十分珍贵,而这个探索能否持续,能否推广,更值得观察。    浙鲁苏推乡村合并符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行政组织框架不可能是以往基于自然经济自然村落形成的行政村,所以合并同类项发展小城镇就成为当然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并要依靠农民的主体意识。改革30年的经验尤其是农村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往往成功,自上而下依靠行政权力强行推动的东西,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最后异化为盘剥农民的借口。因此好心要办成好事,就不能忘记好心办坏事的教训。    浙江嘉兴市率先取消“农业户口”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全市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也是农村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重大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这方面的改革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难度系数高,所以一直处于点题而难以破题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是从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开始的,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就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期待。嘉兴的改革方案是在不改变原有身份的利益基础的前提下,先搞名义上的户籍统一认定统一管理和双向迁移,再逐步弱化与户籍相关的利益和权利,最终实现真正的统一。可以看出,这个方案务实、有渐进、可操作等特点,希望能逐步推进,为以后对城乡二元结构“发起总攻”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是政治与民主选举制度改革领域,这个领域有两条改革探索。2008年以来,各地在乡镇级别的人大代表选举和官员选拔方面陆续进行 “公推公选”的实践,深圳推行区长差额选举和区人大代表直选,则是选举改革向县以上层级推进的一个重要探索。贵阳的选举改革同样也是在县以上级别,而且是拿出4个区(市、县)党委书记职位搞“公推竞岗”,被媒体评论为货真价实、含金量高,这也无疑是党内民主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    三是关于思想解放和综合改革领域,共有3条改革新闻。改革开放30年,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造就出一个利益多元、生机勃勃的社会结构。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的成果,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也是改革的研究者和决策者们必须回答的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过程中,不少网民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改革人物的评选标准问题,个人出名了、发财了、升官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对改革开放就有贡献,他就是改革人物?这种问题的提出,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公众已经开始不完全从个人利益得失角度来评价改革,而是开始赋予改革开放以更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的内涵,这一迹象值得重视。    广东等地年初掀起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考虑到1978年以来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改革开放的影响,这次大讨论被社会赋予了探讨未来改革开放大方向大策略的期待。当下社会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也形成了相当强的求变意识,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和意识,就是改革的动力,是更深入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所必须依赖的宝贵资源。    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两型社会”不同,深圳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2008年改革领域的一条重要新闻,这不仅因为深圳试验区承担了率先引进港澳和国外高端服务业的开放责任,也因为深圳改革方案的内涵侧重于民主法治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综合方面,人们有理由对深圳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排头兵有更多的期待。  

社会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2008年10大改革新闻和10大改革探索中,有5条与社会领域相关,分别涉及到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方向和涉及社会组织的制度创新方向。    医改方案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又涉及到政府、医药企业和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三方面的权利责任分割和工作协同,一直是改革的难点。2007年的10大改革新闻评选中,“医疗改革方案千呼万唤未出台 ”就位列其中,今年再次被选中,也是因为出台后征求意见阶段各方的争议。争议本身是好事,各方利益能得到表达和体现,方案就可能作得更合理,实施起来也就更具可行性。最近的消息是2009年1月份将出台修改后的方案,估计修改方案面世之时,争议还会有。不管医改方案何时定稿,最终定成什么样子,跟大家有关的事情大家都来讨论,应该成为今后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一个惯例,政府和公众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条改革新闻没有引起社会太多的关注,可能是因为公众认为这只是政府在履行其应该履行的责任,而且一些发达地区也早就这样做了。这次是全国各地全面免除,至少对不发达地区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    浙江实行养老保险将可省内自由转移的改革值得肯定,社会保险在省一级的统筹转移,是未来在全国范围统筹转移的一个必经阶段。由单位保险走向社会保险,由城镇居民和职工保险走向统筹城乡和统筹全国的保险体系,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在这方面的任何改革创新和进步,都值得关注。    涉及社会组织的制度创新方向的有2条改革探索。重庆出租车“罢运风波”后,重庆有关方面宣布要成立出租车驾驶员协会,以代表出租车司机就利益问题与出租车公司老板谈判。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与劳资关系有关的冲突和事件时有发生,而政府在出面协调劳资矛盾中的角色越来越尴尬,效果越来越不明显。重庆这个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让出租车司机自己组织起来去跟公司谈“份子钱”,政府只管谈判规则,谈成多少,谈得好坏,政府不管,也没必要代老板们受过。另一个特点在于这个出租车驾驶员协会完全是自下而上的,完全产生于现实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过程。有鉴于此,这一改革探索的具体形式、生命力等问题都值得持续的观察。中山大学直选学生会主席也是社会组织制度创新方面的一条重要的改革探索。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美国总统大选一直有高频次的报道,湖南卫视前几年搞的“超级女声”也曾风靡一时,年轻一代对“海选”、直选之类的做法不仅熟悉,也愿意模仿。这次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后,落选的侯选人落落大方发表声明“感谢所有人”,让人觉得民主不仅是个好东西,而且也不是什么特别玄妙复杂、中国人学不来的东西。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攻坚
  
 
 2008年10大改革新闻和10大改革探索中,有4条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林权改革和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决定,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年度改革的热点新闻。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种种新提法、新政策,都绕不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个核心环节,而从三中全会未明确提出土地可以流转、抵押这一点来看,在全国范围内突破土地制度改革这个改革难点尚需时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的改革探索仍在继续,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在内的产权都可以进入交易流转体系,由此可见,中央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不是没有考虑,而是在积累经验、凝聚共识。    反垄断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攻坚目标,2007年《反垄断法》出台后,有专家指出,要使《反垄断法》发挥作用,需要制定50多个相关的条例、细则。一年下来,这些条例细则未能面世,但是国务院成立反垄断委员会、商务部成立反垄断局,至少在反垄断的组织格局安排上有了进展。    税制改革在2008年是个大新闻,燃油税改革、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都引起社会上的热烈讨论。有评论认为,燃油税改革、增值税改革方案之所以能在2008年出台,跟目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无关系,顺境中搞发展、逆境中搞改革,本来就是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也因此推断,今后2-3年内,在资源税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反垄断等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难关上会有更多更大的突破。    综观2008年的改革大局,可以归纳出当前改革的几个动向:一是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而社会体制改革要取得大的突破,又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撑,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统领改革全局的因素。二是在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公众有越来越多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改革的决策机制面临着如何吸纳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挑战。三是中国再次面临着发展、改革和稳定的三重任务,坚持改革、深化改革需要决策的智慧和决断的魄力。  (原载:2009年第一期《中国改革》杂志)
 

©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803099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