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内参》编辑 张兰太
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约束、日益恶劣的环境现状和日益明显的全球变暖趋势,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不得不应对的挑战,而我国中央政府已经明确了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但是在低碳发展中,只有政府政策法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2012年组织研究我国的低碳发展战略,其中一个分项目《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战略研究》由北京大学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单位承担。日前,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具体承担的、冯楚军研究员任子课题组长的《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策研究》子课题,就我国低碳发展的公众参与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民促会、乐施会、绿色和平、地球村、绿色碳汇基金会、社区参与行动中心等重要NGO组织的代表受邀参加会议。与会各方就低碳发展中公众参与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主要内容有:
一
公众参与的定义有宽有窄,课题组倾向于采用公共参与的“窄定义”,即公民、媒体、企业、NGO等社会团体自发参与或者有组织参与低碳活动,影响政府低碳发展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
二
国内很多NGO组织一直致力于低碳发展领域公众参与方面的实践,在促进低碳发展公众参与中有不少好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公民层面:公众的低碳意识有待提高,系统、全面的低碳知识不够普及;低碳活动与公众生活方式有冲突,不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低碳的时间成本较高,公众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同时也缺乏参与技术与专业性、可操作性强的指导,缺乏参与公共决策渠道。
技术层面:我国低碳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在低碳发展上智库与研究人员缺乏。
NGO组织层面:目前低碳组织较少且缺乏分工与合作,尚无一个能把所有NGO组织起来的统筹性网络;而他们传播的低碳理念不够本土化,未能与传统观念有机结合;对国外经验教训的借鉴介绍不够;NGO组织的生命力、合法性和工作持续性有待加强。
政府层面:低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城市建设缺乏低碳方面的规划,政策缺乏延续性;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公众参与有恐惧心理,对NGO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低碳法律法规及标准缺少宣传与贯彻,低碳基金与公众奖励机制尚未建立。
三
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需要公民、NGO、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说,在低碳发展中,公众(包括NGO)首先是低碳生活的实践者,要转变观念,积极了解和亲身参与低碳行动,宣传、传播低碳理念,带动身边的人参与,促进开展基层社区低碳活动;其次,公众、NGO要通过揭露、曝光发展不低碳的现象与问题,推动政府制定低碳发展政策、促进相关制度形成与机制建立,监督低碳政策的执行。另外,公民个人及NGO组织可以多做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低碳知识与技术支持。
四
政府在实施低碳发展战略上负有重大的责任,其对于推动公众参与尤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要推动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一方面要给NGO组织活动空间,促进其低碳发展的能力建设,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低碳活动,提供培训,建立公众表达意见的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建设,包括对公共决策的信息公开与在环境问题上面对公众质疑时的公关。政府要有开放的心态,消除对NGO的恐惧感,自觉接受监督与质询。
其次,要建立各方合作机制,不仅是政府与NGO组织合作,还包括NGO组织之间的合作。要赋予低碳NGO以合法身份,可以在各个层级成立以NGO组织为代表的公民咨询委员会或者社会组织委员会,在低碳项目上成立咨询委员会。作为政府来说,听取各方意见信息之后必须得有长远的、宏观的规划,一步步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要加强政策支持与激励,引导低碳生产与生活。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指导,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包括低碳设计、低碳办公、低碳生产、低碳社区、低碳学校等。虽然我们强调公众参与,但政府本身也应该参与进来,起示范带动效应,树立低碳的政府形象。政府要出钱买服务,让NGO发挥其作用。政府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那些低碳个人和家庭给予奖励,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激励公众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第四,政府要使公众参与低碳发展制度化。政府要推出相关的低碳法规、低碳管理办法;要通过示范与宣传,提高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养成低碳生产与生活的行为;通过引导公民的消费购买行为,引导企业低碳生产;建立鼓励低碳发展的行为,使更多公民和企业成为低碳发展实践者;通过建立监督机制,使不低碳的行为和发展模式受到约束;通过建立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机制,使中央政府的低碳政策获得更广范围支持,从而为建立低碳社会提供更好的制度性保障。
(本文根据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研讨会会议记录整理而成)
来源:改革内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