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首页关于我们研究领域研究团队专家观点研究成果新闻动态数政时代联系我们
首页 >> 专家观点 >>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南省湘阴县为例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南省湘阴县为例

2011-12-29 10:29:07 | 颜芳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北京  100081)

摘要: 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毗邻长沙的湘阴县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明确湘阴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及挑战的分析,提出湘阴县未来可能的产业选择及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两型社会;湘阴县;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同列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把“两型”社会理念贯彻到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损耗率,建立起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两型产业体系。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先导区之滨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使湘阴县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湘阴县产业如何定位?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并快速融入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通过对湘阴县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研究,并结合湘阴县的资源、要素、区位、环境、投资成本等特征,分析其在产业定位、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全面融入长株潭城市群的思路。

一、湘阴县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湘阴县经济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财政收入3.4亿元,增长2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31.55:38.40:30.05调整到2009年的22.72:47.37:29.83。具体来说:

1.农业基础雄厚,逐渐向现代商品农业过渡

    湘阴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牲猪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已经形成了优质稻、优质藠头、有机茶叶、名优水产、无公害蔬菜、优质牲猪、优质水禽七大特色农产品基地。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6.41万吨,比上年增加4.17万吨,增长6.8%;油料产量1.57万吨,增长44%;茶叶产量0.18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43.46万吨,比去年增长0.8%;肉类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增长18.8%;年末牲猪存栏52.38万头、出栏90万头,分别比上边增长5.8%、11.8%;禽蛋产量1.02万吨,增长19%;水产品产量9.82万吨,增长5.1%。

    湘阴县农产品商品率较高。2008年,在对1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中,粮食的商品化率为75.77%、油料为10.65%、家禽和水产品分别为17.56%和91.72%;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全县机耕面积保持在7.9万公顷左右,机械收获面积保持在4万公顷左右,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6%和28%;农业产业化趋势明显。目前,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25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3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上交税收8313万元。

    湘阴县绿色休闲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农业与休闲产业的融合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洋沙湖文化休闲旅游度假村、界头铺垂钓基地、燎原水库垂钓、凯佳生态农庄、鹅形山庄、青山度假村、茶叶、稻谷、横岭湖湿地等特色农业产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发展态势良好,这为湘阴县发展参与体验型、亲水观光型、亲山度假型、观赏型和科普型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工业发展独具特色,园区发展提速

    在工业方面,呈现所有制性质以民营为主,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特色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点。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13家,其中,民营企业有74家,占65.5%;中小型企业113家,占100%,其中,中型企业12家,占10.62%,小型企业101家,占89.38%;劳动密集型企业约95家,占84.07%;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家俱建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2009年,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89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数的78.76%,实现总产值149.73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82. 76%。

    2006年湘阴县工业园区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主要道路及电力、排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也取得很大进展,园区相继引进了1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现有英波达服饰、大成君健、海日食品、鸿跃化工、菲菲毛巾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截至2009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3.01%。实现工业总产值67.2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7.16%。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了绿色食品加工、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纺制衣等主导产业,其产值已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此外,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以及新概念汽车、电动游艇和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的研发与推广,可带动汽车内饰、配件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园区和县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3.服务业稳步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亮点

    近几年,湘阴县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行业发展迅速,总量和发展速度不断提高。2009年,三个行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40亿元,比去年增长23.57%,增速比去年增长约6个百分点。

    旅游业加速推进,2009年,全县新增旅行社2家,审批旅游项目2个,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康体休闲旅游成为湘阴旅游业发展的亮点,湘阴县拥有鹅形山、洋沙湖等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文庙、柳庄、左文襄公祠、远浦楼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已建或在建的景区都十分注重健康养生、度假休闲、体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开发,康体休闲旅游成为湘阴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亮点。

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给湘阴县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湘阴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提供了保障

    湘阴县地处长沙、岳阳和益阳三市中心,紧邻长沙市,县城至长沙芙蓉北路仅38公里,处于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紧密圈层,是长株潭城市群北拓的必经之地。此外,漕溪港、楠竹港深水码头、芙蓉大道的北拓与京珠复线的建设使湘阴对外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为湘阴深化区域合作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提供了时空便利。湘阴县可以全面对接长沙、服务长沙,加速融入长株潭共同发展的步伐。通过与长沙在产业承接与配套、港口建设、商贸物流、休闲度假和房地产等项目的深度合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长沙经济辐射效应明显,湘阴县是承接产业转移与配套的投资“洼地”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的土地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业用地日益紧张,一些产业逐渐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周边区县转移。目前长沙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成本驱动型产业,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湘阴在长沙周边地区中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其充足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使其成为了承接长沙产业转移和配套的投资“洼地”。

    湘阴县具有大批成熟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较低,2009年,劳动成本约为500-800元/月,低于周边县市的劳动成本;湘阴县土地资源丰富,可成片开发的丘岗山地众多,土地成本也较低。目前,湘阴县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约为6-8万元/亩,远低于周边县市的价格;湘阴县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工业用水价格与周边县市相比最低。虽然湘阴县电价较高,但其较低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综合投资成本较低,这为湘阴县承接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和吸引“空降型”产业的入驻提供了重要支撑。

 表1 湘阴县与周边县市投资成本比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明星演出网“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南省湘阴县为例                                           

资料来源:根据各县市政府网站投资成本项目整理所得。注:水价统一为工业用水的价格,电价统一为普通工业用电价格。

    (3)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湘阴发挥水乡田园的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

    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假日休闲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亮点,尤其是大城市居民郊区休闲旅游方兴未艾。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将带来巨大的休闲客源市场。

    长沙的消费已进入结构转型阶段,食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显著下降,而通信、交通、医疗、居住文教、娱乐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趋旺。但是长沙城市拥挤,城市化建设中很多水域被填塞,绿地和休闲空间缺乏,到2008年,城区绿地总量仅占总建设用地的6.84%,远低于国家标准8-15%,城市居民出城休闲是之必然。

    湘阴作为省府后花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址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水乡田园特色突出,开展生态休闲旅游与文化休闲旅游的条件优越。湘阴示范片利用靠近长沙地区位优势,接受省会带动,适应城市休闲需求,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2.挑战

    (1)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提速,湘阴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深化,湘阴县周边望城县、宁乡县、汨罗市经济发展加速,湘阴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县市还有一定差距。

       表2  湘阴县与周边县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比较    单位:亿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明星演出网“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南省湘阴县为例                                           

资料来源:根据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注:浏阳市为2007年数据;望城县、宁乡县、长沙县为2008年数据;其他县市为2009年数据。

    (2)产业转移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目前,长株潭地区的产业转移尚处于第一阶段,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和有一定污染的企业。湘阴县在积极承接长沙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产业选择不当,就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3)农民“脱农”后就业压力增大

    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农民就业问题将在土地流转之后变得显性化,而湘阴县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农业企业或者制造业不发达,缺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农民“脱农”后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三、湘阴县未来可能的产业选择

    基于湘阴县在区位、资源禀赋、投资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再加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给湘阴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未来湘阴县产业发展应以承接、配套、吸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可能承接长株潭城市群尤其是长沙转移的产业湘阴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生产要素成本低,具备承接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湘阴县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承接点。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长沙转移出去的主要是纺织服装、建材业、印刷包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湘阴县纺织服装和建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周边县市相比,在承接这两项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较强比较优势。

2.可能与长株潭城市群配套的产业

    湘阴县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休闲旅游业已有初步发展,随着长沙市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湘阴县可发展这些产业的配套产业,将湘阴县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供应和加工基地;同时,根据规划,长株潭城市群202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将带来巨大的休闲客源市场,湘阴县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这为湘阴县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湘阴县可发展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3.港口建设可能带动的产业

    湘阴县拥有漕溪港、虞公庙等深水港口资源,上可溯长株潭地区,下可经洞庭,入长江,出吴淞,通江达海。常年通航能力在3000吨以上,具有长沙霞凝港所不具备的深水资源优势。湘阴县漕溪港可作为长沙霞凝港的“姊妹港”和金霞物流园的中转站,这样既可以缓解霞凝港的运输压力,又可以弥补霞凝港枯水季节难以通航的不足。湘阴县可打造成区域性航运物流基地,依托漕溪港码头和规划建设的漕溪港物流园、虞公庙码头,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业,建设服务长株潭的物流产业基地。此外,深水码头的建成还可以吸引大耗水、大运量产业的聚集,从而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4.“空降型”产业

    湘阴县在区位、土地和人力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土地、水等方面的投资成本较低,而这三方面又是构成企业投资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外地企业如嘉盛德新材料科技、利天旭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受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吸引相继到湘阴投资落户。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以及湘阴县经济发展整体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外地企业向湘阴的迁移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除生态农业、电子信息产业外,还可能会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聚集。

四、湘阴县产业发展定位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目标,就是建立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考虑到湘阴区位、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将湘阴县产业定位为:以“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化”为目标,以引资、引智为核心,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强力承接和提升家居建材、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传统产业,主动配套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培育并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食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基地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建立起以传统产业和高效农业为基础,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两型产业体系,将湘阴打造成为:长株潭绿色食品供应和加工基地、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长株潭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区域性航运物流基地、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1.第一产业

    主要发展绿色休闲农业、现代城郊型农业。绿色休闲农业以凯佳生态农业科技园、燎原水库垂钓基地等为依托,立足第一产业的土地性质,采用第二产业组织形式,拓展第三产业功能,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绿色休闲农业;城郊型农业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生猪、特色水产品等,将湘阴建成长株潭绿色食品供应和加工基地。

2.第二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积极推进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利用和发挥自身投资成本低、区位条件良好等比较优势,重点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密度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将湘阴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

    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重点支持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金顶实业、兰岭绿色生态茶业、湖南楠竹山华鑫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积极支持粮食、畜禽及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将湘阴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绿色食品供应和加工基地。

    不断提升纺织服装、家俱建材等主导产业。抓住长沙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湘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主动承接纺织服装、家俱建材的产业转移;以技术改造为抓手,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产品结构,增强市场有效供给能力。将湘阴打造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积极振兴船舶修造、变压器制造、石化(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含量,提高船舶修造和变压器制造产业的竞争力;利用石化产业良好的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岳阳市石化项目,引导精细化工等石化产业在楠竹港周边区域(示范片区北部)聚集发展,形成石化产业集群,促进石化产业的发展。

3.第三产业

    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业,将湘阴打造成为区域性航运物流基地。立足深水资源优势,主动对接长株潭,积极开展与金霞物流园的合作,建设成为霞凝港的“姊妹港”霞凝港物流中转基地;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业,建设服务长株潭的物流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 洪艳.“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南产业集群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3)

[2] 张亚斌,艾红山.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2009(7)

[3] 陈浩,秦征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报,2009(3)

[4] 朱俊成,钟儒刚.两型社会视域下的咸宁市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集群的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10(6)

©北京公意智库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803099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4613